自2010年在广西田阳设立第一个上海民建扬帆班至今,已经过去了十年。十年的时光,见证了贫困学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追梦旅程,见证了上海民建扬帆班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国家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让我们回溯过往,去重温上海民建扬帆班十年如一日深耕教育扶贫的点滴故事。
一封感谢信

“一枚贝壳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将无数的沙粒转化成一粒并不规则的珍珠,雨后的彩虹绽放刹那的美丽,如果把资助看作是一次又一次阳光照射的温暖,那么正是这温暖成就了光彩夺目的珍珠和美丽耀眼的彩虹。”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初级中学2014级上海民建扬帆班学生黄鹏榕在毕业之际代表全班寄来了一封感谢信,他在信中讲述了上海民建扬帆班帮助他实现梦想的故事。
黄鹏榕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家乡生态环境恶劣,务农收入很低,爸爸外出打工的收入维系着一家老小的生活。黄鹏榕自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他的记忆里,“能够吃饱饭就已经是一种幸福了”,但懂事的他知道,“爷爷奶奶把最好的都给了我”,一个烤红薯或是一根烤玉米也能让他得到宽慰,他把这些都看作是童年最真实最美好的回忆,他希望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在黄鹏榕即将升入初中时,家里的经济状况更加拮据。爷爷奶奶年迈多病,弟弟又即将入学,爸爸微薄的收入显得捉襟见肘。正当黄鹏榕近乎绝望而准备放弃时,田阳县初级中学的上海民建扬帆班接收了他,上海民建扬帆班每年为学生提供2000元的生活资助,正是有了这笔资助,他得以继续完成初中学业。
黄鹏榕说,他在上海民建扬帆班就读期间,不仅仅得到了物质上的帮助,也得到了精神上的鼓励和心灵的慰藉,他拥有了一个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平台,让他有勇气走好未来的路。当年毕业的50名学生中,有24人考入重点高中,其余学生均考入普通高中。
在黄鹏榕看来,上海民建扬帆班的关怀就像给了他生存的阳光,让他能够通过努力追求更大的梦想:
“你们的资助就像一抹温暖的阳光,射进我们的心房,是那么的温暖亲切,我们将会携一缕温暖的阳光,系一丝感恩的绸带,整理行装,踏上实现未来梦想的道路。”

十年以来,在广西田阳的上海民建扬帆班里,许多像黄鹏榕一样的学生获得了改变命运的机会。让同一片蓝天下的贫困地区学生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让他们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是上海民建扬帆班一直以来的追求。
十年助学路
广西的喀斯特山区分布广泛,是滇桂黔石漠化重灾区。百色市是著名红色革命根据地,位于云贵高原与两广丘陵的过渡地带,石漠化现象最为严重,属于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石漠化区生态环境天生脆弱,承载能力有限,人类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又是造成大石山区石漠化程度不断加深的重要原因。要维护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平衡,移民是一个好办法,减轻人口压力。2010年,在民建中央、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的关心以及民建广西区委和当地政府、统战部门和教育部门的支持下,上海民建扬帆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县初级中学设立,通过为大石山区家庭贫困但品学兼优的小学生继续完成学业提供资助,实现“一人走出山区,逐步带动全家人搬迁”,达到既扶贫又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目的。


在广西田阳设立上海民建扬帆班至今,已经十年有余,扬帆班项目的管理模式在不断升级。上海民建扶帮公益基金会,通过各方合作、操作透明、手续完备,共同监督,使真正的大山贫困家庭的优秀小学生得到资助。上海民建扬帆班的招生及各项工作在民建广西区委、当地统战部门、教育部门的指导和参与下有序开展。在摸底调查和筛选审核环节后,依据各乡镇人口比例划分指标,最终根据学生小学毕业成绩确定名单,严把学生入学关;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扬帆班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党支部书记具体负责领导和协调各项工作;精心挑选优秀教师负责扬帆班教学工作;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密切关注学生们的成长情况;通过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开拓视野;严格经费管理,健全资金管理档案;每个学期的期中、期末,学校会邮寄告知学生考试成绩和日常生活情况;建立了毕业生沟通机制,及时跟进扬帆班学生在高中乃至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跟踪项目帮扶效果。
自2010年以来,民建中央副主席、市政协副主席、民建市委主委、上海民建扶帮公益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周汉民,民建市委副主委谢毓敏,上海民建扶帮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钧健、原理事长朱德瀛、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及会员企业家都曾到广西实地考察上海民建扬帆班项目实施情况,民建市委副主委、基金会理事钱雨晴着力推动项目进一步优化,都以各种方式向扬帆班的师生传递关心和支持。




扬帆班的学生在寄来的感谢信中这样回忆周汉民考察扬帆班项目的情景:“他亲切的模样是无法忘记的,他的一番话更是让我们受益终生。‘学做人,学做事,学求知,学共处’这12个字不仅是对我们的教诲,也是我们人生路上的一盏指路明灯。”

十年以来,上海民建扬帆班项目已经不仅是精准扶贫的需要,更是民建加强组织自身建设的需要、强化会员政党意识的需要、教育培养企业家会员的需要。十年间,已组织十余次前往广西田阳的考察交流活动。企业家会员在参观考察活动过程中,亲眼看到了大石山区贫瘠的生存环境,亲身感受到了贫困学子励志奋发、改变命运的拼搏精神,他们都纷纷表示,会担当起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帮助大山深处的学子们实现梦想。很多民建市委机关干部也跟随考察了上海民建扬帆班项目,考察之旅至今都让他们记忆犹新。
为解决贫困地区图书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目前已向上海民建扬帆班捐赠教学器材372件(套),捐助图书2万余册,并于2014年建立“田阳初级中学·上海民建扬帆图书馆”,希望能够让学生们徜徉在书本的世界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催生他们心中的愿景,让他们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梦想。

十年过去了,上海民建扬帆班资助的地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9年4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出通知,正式批准田阳县退出贫困县序列。2019年8月,国务院同意撤销田阳县,设立百色市田阳区。2020年4月30日,田阳撤县设区仪式举行,田阳区挂牌成立。
在2019年召开的“思源·生态教育移民扬帆班”项目10周年座谈会上,民建上海市委原副主委、上海民建扶帮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钧健出席会议并作交流发言。


百人圆梦旅
广西田阳扬帆班的学生说:“落叶飞扬的乐章,是树木对大地的感恩;丝缕飘荡的晴空,是白云对蓝天哺育的感恩;沁人心脾的蜜汁,是蜜蜂对花朵慷慨馈赠的感恩;涓涓流淌的溪流,是小河对大海“海纳百川”的感恩;培养良好的品行,是大山孩子对民建亲人慷慨解囊的感恩;考出优异的成绩,是大山孩子对民建亲人无私奉献的感恩。”
截至目前,上海民建扶帮公益基金会在广西田阳初级中学累计设立7个扬帆班,受益学生360名。上海民建扬帆班项目为这几百位学生照亮了向梦想继续前行的道路,学生们心怀感恩,努力拼搏,用优异的学业成绩回报着这份爱心和温暖。
据田阳初级中学反馈:
2010级上海民建扬帆班50人参加2013年中考,28人获得总分A+,占全班总人数56%,中考成绩居学校、全县的首位;该班有两年被评为县、市的先进班集体。
2011级上海民建扬帆班50人参加2014年中考,27人获得总分A+,占全班总人数54%,居学校、全县前列。
2013级上海民建扬帆班在2016年中考中共有26位同学考取A+重点线(其中8位同学全A+),占全班总人数43%。
2016年夏天,首届“上海民建扬帆班”学生参加高考,全班50名学生中有44名考上大学,其中不乏中国政法大学等名校。
2020年9月,广西又传来了好消息,2017级上海扬帆班在中考取得优异成绩。班上50个扬帆学子,有35人取得A+等,70%的同学上市重点高中分数线;15人取得A等,均上示范性普通高中分数线(其中9位同学全A+)。全班上线率100%,其中A+人数占全校的34.6%,全A+人数占全校的52.9%。
上海民建扬帆班的十年,一个个生动、真实、感人的故事不断在发生,我们从这些故事里,看到了寒门学子励志奋发、改变命运的拼搏精神,看到了爱心人士尽己所能、回馈社会的公益精神,看到了各地民建组织携手并进、共同努力的合作精神。十年后的上海民建扬帆班,是寒门学子扬帆起航的圆梦平台,是上海民建致力教育扶贫的品牌工程,也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向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努力的生动实践。
我国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了全面胜利,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上海民建扶帮公益基金会将始终坚持“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乘风破浪,砥砺前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宏愿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