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5月8日,第75个世界红十字日。上午九时,30位上海民建医卫界的专家会员,在上海的不同地方,一起打开电脑,相聚云端开展“5·8世界红十字日 民建专家战‘疫’云助诊”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助力打赢大上海保卫战。
此次义诊,共开设涵盖中、西医和内、外科27个专业的线上诊室,主要服务于因疫情防控需要不便前往医院就诊的上海市民。在2个小时的义诊活动中,30位上海民建医卫界专家会员共为76位患者进行了线上问诊,提供治疗建议和用药指南,缓解焦虑情绪,引导健康生活。参加义诊的专家,来自全市近20家医院,全部为副主任医师以上级别。他们中既有在专业领域成绩突出、一号难求的大咖,有深耕本职领域、心系广大患者的“区域名医”,有全程穿着医用防护服进行咨询、身处“红区”的医生,还有疫情期间骑行40多公里、按时为员工发放工资的网红医生。他们是医生,也是民建会员,医生的本职工作要求和民建会员的社会责任意识,让他们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来到上海市民身边,为上海市民答疑解忧,为疫情防控再出一力。
义诊活动根据患者的报名情况,匹配合适的诊室和医生。咨询人数最多的是消化科、眼科、呼吸科、内分泌科和心理精神科。为了能够给患者更好的就医体验,承担此次技术支持工作的上海翼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提前为每位患者安排了就诊时间,保证每一位患者至少有15分钟的咨询时间。患者按照平台约定的时间前来咨询,早到的患者也可以在线上候诊室有序等候,不会干扰正在就诊的患者。针对一些市民因为长时间居家,需要心理咨询和疏导的情况,此次义诊特别开设了心理精神科,由宛平南路600号的民建专家会员进行问诊解答。考虑到心理疾病的特殊性和隐私性,问诊全程保持私密,只有医生和患者进入线上诊室。
线上义诊,留给每一位患者的就诊时间远远长于日常的线下门诊,这让不少患者能够和民建的医卫专家更有效地进行沟通。患者问得仔细,专家看得认真,整个就诊过程非常和谐。患者也因为专家能够耐心解答关于病情的一系列问题而缓解了焦虑。
“谢谢医生!现在我感觉安心了。”
徐阿婆是一位76岁的独居老人。居家封控期间,她总是受到小毛病的困扰,又不能去看病,心里特别焦虑。为了让徐阿婆能够好起来,她的隔壁邻居帮老人报名参加义诊,今天还帮助她进行线上操作,老人顺利地在网上看了病。民建专家给了老人不少建议,徐阿婆安心了很多,并马上联系居委会购买药品进行治疗。徐阿婆感谢她的邻居,更感谢这次义诊活动。
很多患者在问诊结束后都表示受益良多,并表达了对各位专家由衷的感谢;部分患者还预约了专家的线下门诊。还有部分外地的医院申请了后续专家们的线上支持。参加义诊的民建专家们,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各种困难,准时开诊。他们都因为能够在疫情中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患者而感到欣慰。
此次义诊活动,是上海民建在此次疫情中开展的第二次线上义诊。4月2日,上海民建扶帮公益基金会携手民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委员会、民建上海市委医卫委员会联合开展了“扶帮康达万里,民建守‘沪’健康——沪上医疗专家‘云助诊’公益活动”。活动不仅吸引了上海本地患者前来咨询,也为来自河南、江西、浙江等7个省共12个地市的患者提供了义诊,覆盖13家医院、25个科室。活动得到了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委周汉民的肯定和赞赏,并要求适时再举办一次。进入5月,上海疫情防控工作进入攻坚阶段。为满足市民的就医需求,沪上三甲医院陆续恢复常规医疗服务。为助力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避免线下医疗资源紧张,降低患者线下就医可能造成的感染风险,引导患者和市民逐步就医,根据周汉民的要求,民建上海市委和上海民建扶帮公益基金会再次联合主办了此次公益云助诊活动。义诊活动充分发挥了“互联网+医疗服务”的积极作用,彰显了上海民建医卫界专家会员的责任担当,从实处为市民做好抗疫支撑,助力打赢大上海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