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以来,上海民建扶帮公益基金会陆续收到了很多感谢信。上海市民政局、徐汇区、宝山区、闵行区江川路街道、上海地产集团、上海久事集团、华山医院、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等单位对于基金会疫情期间的帮助表达了感谢。











今年3月以来,上海遭遇新一波新冠肺炎疫情,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抗疫大战。从春寒料峭到绿树荫浓,为助力打赢大上海保卫战,上海民建扶帮公益基金会一直在行动。
汇集各方力量,
以高效统筹安排传递关爱
同舟共济,共御风雨。在上海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民建中央、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福建、山东、湖南、广西等地民建组织,贵州省刺梨行业协会,民建会员企业等陆续通过基金会向上海施以援手,捐赠了防护服、口罩、面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以及米油蔬菜等生活物资。
在民建中央和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的协调下,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闽善公益基金、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潇湘公益基金、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盛邦助学基金等积极助力上海疫情防控。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携手艾多美(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学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诺诚股份有限公司、水滴汇聚公益基金会等积极捐赠款物,为上海送来各类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
民建福建省委、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闽善公益基金、福建民建会员企业捐赠总价值超过25万元的抗疫物资,包含1000套医用防护服,1000把额温枪,1740瓶免洗手消毒液,2000套医用隔离衣,10000支医用隔离眼罩、面罩,100000只医用口罩,15000只N95口罩。
民建山东省委、民建枣庄市委、山东康力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捐赠的23万只口罩分别发往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石龙路方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宝山区高境镇人民政府、宝山区庙行镇人民政府,守护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
民建湖南省委联合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潇湘公益基金向浦东新区民政局捐赠5吨消毒液和4000件防护服。
民建广西区委携手广西盛邦集团(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盛邦助学基金)、广西国悦集团(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国悦教育基金)、广西长江天成投资集团、南宁山万生物科技公司等会员企业向浦东新区川沙镇、曹路镇以及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石龙路方舱医院捐赠总价值超过60万元援助物资,包括1300箱“螺霸王”螺蛳粉、12吨武鸣沃柑、48箱“岑王世家”山茶油、5000袋“木瓜树下”酱菜等。
贵州省刺梨行业协会联合21家爱心企业,向世博展览馆方舱医院、申通地铁集团、华建集团、上实集团、光明食品集团、地产集团、隧道集团、上海建科集团、久事集团、临港集团等十余家单位的一线抗疫人员捐赠了总价值577万元的刺梨产品,包括刺梨原汁、刺梨口服液、刺梨干和生态美食品等。
民建会员洪忠信担任总裁的劲霸集团通过基金会捐赠价值25万元的防疫物资,包含劲霸集团旗下大健康品牌劲心劲意欧标N95口罩2万个、隔离衣1万件、隔离面罩1万个、医用方帽5000个、医用手套1万双,用于支援一线志愿者。民建会员陈庆华担任董事长的上海天帆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基金会捐赠价值18万元的防疫物资,包含5000件隔离衣和5000个防护面罩。
作为民建市委接受捐赠物资的平台,为了将收到的爱心物资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基金会竭尽全力做好全流程的服务工作。高效有序完成物资捐赠工作,在疫情期间并不容易。确定受赠对象、落实交接地点、协调物流运输、做好登记管理……基金会与各方密切合作配合,始终保持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及时有效处理各类突发问题,确保物资捐赠的公开、透明、高效和安全。
承载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一箱箱捐助物资奔赴上海各处,为上海抗疫贡献了力量。












关注重点群体,
以特色公益行动温暖人心
3月起,上海民建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主动自发向基金会捐款,全力支持上海疫情防控工作。民建上海市委发布《民建上海市委关于进一步助力打赢疫情防控大仗硬仗的倡议》后,基金会收到的爱心捐款金额不断被刷新。截至6月15日,上海民建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向基金会捐款达208.5万元。
疫情期间,基金会开展了各类特色公益项目,关注受疫情影响的重点群体,解决广大市民各类急难愁盼的问题,力求将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的捐款用到实处。
我们为民建老会员和困难会员送去关爱——基金会根据民建市委要求开展关爱行动,为受到疫情影响的民建老会员和困难会员安排派送生鲜礼包。这次爱心活动惠及14个区委、26个直属基层组织共计679位生活困难、确有所需的老会员。在封控期间收到这一份“雪中送炭”的关爱,很多受助会员通过微信、手写信向民建市委和基金会表达了感谢。


我们关心老年人的“守护者”——疫情防控关键期间,上海全市养老机构实行了全封闭管理。全市养老机构共有3万多名包括养老护理员在内的一线工作人员,他们与老人同吃同住,精心照料并守护着8.5万名在院老年人,奋战在养老服务和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基金会响应上海市民政局的号召,出资15万元,为500名养老护理员和一线工作人员提供疫情关爱津贴。
我们为一线抗疫工作者提供支持——考虑到基层一线防护物资需求量大的现实情况,基金会出资45万元,采购10000件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分别捐赠给浦东新区、闵行区和静安区,支持基层一线抗疫工作;出资超过15万元,购买120套折叠床、睡袋和60台消毒弥雾机,分别捐赠给浦东新区、宝山区和闵行区。
我们为市民提供线上义诊服务——基金会联合民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委员会、民建上海市委医卫委员会分别于4月2日、5月8日开展了两次线上义诊活动,为上海和其他省市患者提供问诊服务,解答患者健康咨询,缓解市民封控居家期间的健康担忧和心理焦虑,为居家隔离的家庭提供医疗援助,为广大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诊疗方案和居家康复建议。两次义诊活动共服务近200位患者,从实处为市民做好抗疫支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区委专项基金应形势之需为一线防疫提供助力——基金会闵行区委专项基金拨出56万余元,杨浦区委专项基金拨出31万余元,向居委会、医院、敬老院、方舱医院等捐赠防疫物品和生活物资。
保证规范运作,
以密切协作配合优化服务
疫情期间,基金会根据民建市委的要求,坚持服务上海抗疫工作大局,保证规范运作,积极展现担当和作为。
基金会始终以4A级社会组织的标准做好疫情期间的每一项工作。基金会理事会、监事会高效履职,有效发挥决策机构、监督机构职能。基金会多位理事更是身体力行,积极捐款捐物、参与志愿服务、做好本职工作。他们也因为在疫情期间的突出表现,荣获民建上海市委“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黄关从
马国湘
乔群慧
其实
侯义宏
姜一冉
贾波
葛俊杰
潘国乔

基金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克服封控在家的困难,保证基金会各项工作顺畅、平稳、有序:保持与捐赠方和受助方的联系沟通,加班加点处理捐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定期统计整理捐款数据,及时通过各类渠道公开捐款情况;为方便捐赠人在封控期间获取捐赠证书,以创新之举优化服务,在疫情期间上线电子捐赠证书,方便捐款人在封控期间及时获取捐赠证书。





基金会成立至今十年有余,在全国各地开展了有特色的品牌公益项目,其中上海民建扬帆班项目开展时间长、覆盖省份多、社会评价高,是基金会代表性的公益项目之一。得知上海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湖南桑植“上海民建扬帆班”的毕业生和在读学生们十分挂念,他们在五四青年节当天发来了一则问候视频。扬帆班在读学生、备战高考的毕业生、在大学和师范院校深造的毕业生,向上海传递了他们的问候和祝福。孩子们青春阳光的脸庞、真诚朴实的话语、体贴入心的关怀,让广大民建会员和基金会工作人员深受触动。给予爱、分享爱、收获爱,这种爱心与爱心的碰撞交流,或许就是基金会多年来致力帮扶的意义所在。

THE END